据港媒报道,近日,练马师廖康铭在其社交平台分享了近期前往从化马场的动态。他不仅检查了“电源之驹”等驻场马匹的状态,还透露了从化马场的最新建设进展——包括正在施工的新看台以及专为马匹设计的水疗用房。
从化马场 图片来自南方报社
由此可见,香港赛马会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全面提升从化马场的设施水平。目前,新看台的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未来将进一步提升马场的硬件配套。
新看台 图片来自廖康铭个人社交平台
马匹水疗馆 图片来自廖康铭个人社交平台
“鸟巢”设计团队坐镇,
从化马场新看台整体投入超20亿
从化马场全称为“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和支持,2019年3月更是成功举办国内首场纯演示性速度马术比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广东省政府主要领导等出席活动,国内外宾客、国际顶尖骑手、各地观众、媒体约3800人共同见证了该项顶级国际赛事。
为进一步发挥从化马场的优势,继续扩大从化马场规模,香港赛马会开展从化马场第二期建设项目,整个项目整体投入超2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有可容纳9500名观众的永久公众看台、双层马房、马匹训练设施以及员工酒店等,将大大提升从化马场接待贵宾和访客的能力,带来更丰富的观众体验。
图片来自上海建工
为了建造这个观众看台,香港马会特别邀请了负责“鸟巢”、获得普立兹克建筑奖、来自瑞士的设计师团队Herzog & de Meuron为看台进行设计。整个看台的设计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量运用可再生能源和以最大限度节省能源,以配合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整项工程预计可以在2025年10月竣工。
此外,还新建了马廐、马匹训练设施和员工招待所。马房扩建完工后,从化马场可容纳的马匹数量将由现在的650匹,增加至1000匹。增加马房容量可以提供更多空间吸引热爱赛马运动的人士加入马主的行列。此外,大幅增加的马匹数量亦可以令香港马会举办更多赛事,提升穗港赛马产业的规模。
还建有第二条公众连接路。为了符合大型体育活动场地必须有两条出入通道的规定,以及更好地分流来往马场的交通,香港马会和从化区政府合作建设第二条通道连接到从化马场。
从化马场 图片来自南方报社
香港赛马会心系国家,积极支持大湾区发展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致力利用自身的经验、知识和国际网络,协助从化打造世界级的马产业中心,从而为大湾区带来产业升级动力和新的消费增长点。
中央在2019年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加强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大湾区马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后,于2020年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更为全国马产业发展做出总体布局,同时明确提出促进现代马产业与国际接轨。这些相继出台的政策,为香港马会参与大湾区马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香港马会2010年为广州亚运会马术项目建造场地和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在从化区设立内地首个永久性、国际认可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无疫区”)。广州亚运会圆满成功后,香港马会把位于从化无疫区的马术场地再利用,改建成现在的从化马场。
前年五月,香港马会与广州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同促进穗港赛马产业发展的框架合作协议》,希望利用无疫区的优势和从化马场的世界级设施,发展穗港赛马产业,使广州成为国家速度赛马发展的示范区。
《框架合作协议》的首要任务,是在从化马场定期举办赛马赛事。香港马会计划于2026年10月起,在广州从化马场举办常规赛马赛事,每年大约举办四至八个赛日,赛事将沿用香港马会的现行运作和监管机制进行,确保赛事符合国际标准,得到广泛认可。这将是首次在内地定期举行的国际水平的纯血马赛事,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相信能营造世界级、具吸引力的赛事品牌,为从化区持续带来高端旅客和注入经济活力。
从化赛马常规赛推迟举行
不过,为了避开通常潮湿的夏季,并让香港赛马会有足够的时间对全新场地进行测试,香港赛马会行政总裁应家柏今年三月份告诉媒体,首场比赛的预定日期已推迟六个月。
也就是说,由于夏季降雨概率“相对较高”,从化马场的赛马常规赛将被推迟举行。
从化马场 图片来自hkjc
应家柏说:“我们将日期改为 10 月,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在 4 月开始比赛,此时下雨的概率相对较高。如果开始后又不得不暂停,那就不太理想了,所以我们决定延迟至 10 月进行。”
“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我们实际上可以在 4 月开始,但推迟举行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测试,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场地。”应家柏说道。
行政总裁应家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