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贵州“村马”全国赛马邀请赛决赛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西部赛马城迎来巅峰对决,来自新疆、内蒙古、贵州等多地代表队骑手携爱马赛出重围,展开最后的决赛竞技,最高奖金达三万六千元。5月1日至3日三天精彩赛事吸引数十万观众到场观看,为当地创收旅游综合收入超2亿元。
赛马现场
5月3日决赛现场,容纳5万余人的观众台座无虚席。赛道旁人群熙攘。赛马场上,随着裁判彩旗一挥,比赛正式开始,起跑闸门打开瞬间,十几匹赛驹在骑手的驾驭下,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奔向前方,骑手们英姿飒爽,与骏马完美配合,赛道尘土飞扬,你追我赶,时而出现势均力敌,时而后发赶超,马背上的“速度与激情”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欢呼、呐喊和喝彩,大家纷纷用手机、相机记录下这精彩而激动人心的画面。
民族歌舞表演
观赛区座无虚席
比赛间隙,还穿插了“马上倒立、马上叠罗汉、马上捉鸡、马上奔腾”等高难度马术表演,为现场观众呈现震撼的“马上”竞技盛宴,大伙纷纷拿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扣人心弦的画面。期间,还有明星助唱、原生态民族歌舞等轮番登场,精彩不断,观众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现场热闹非凡。
马术表演
颁奖仪式现场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骑手陆国获得小马组3300米冠军,骑手双喜获得大马组3300米冠军;骑手余涛获小马组1700米冠军,来自内蒙古的骑手初一策骑赛驹“八方来财”获大马组1700米冠军,获得最高奖金。
马背上的后发赶超
三都县锚定“旅游名县”目标,五一以贵州“村马”赛事为核心,打造沉浸式文体旅新体验,推出非遗精品主题线路,形成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据统计,5月1日-3日全县旅游总接待人数超过21.4万人次,增幅34.68%;旅游总收入突破2.16亿元,增幅44.45%,实现赛事开门红!
“贵州村马”到底是什么“马”?
“2024年,三都全年接待游客540.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3亿元。”3月5日,在2025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一场集中采访上,全国人大代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凯介绍道,“贵州村马”还在带动大量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自信,更多年轻人积极参与,让民族文化传承得了、利用得好。
根据资料介绍,这是“马上兴”的“马”——三都用活资源,依托贵州村马出圈“小切口”激发马产业“大潜力”。
杨凯介绍,三都将紧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结合“贵州村马”出圈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持续拓展与马相关的产业链条,制定针对性政策鼓励群众养马赛马,支持企业推出马术考级、马术研学、马剧马戏等常态化特色产品。成立骑师学校,培养骑手、驯马师、马房工等专业人才,夯实马产业基础。
村马 朱文军 摄
这是“马上游”的“马”——三都抢抓机遇,依托国家政策投向“新支点”撬动旅游项目“大发展”。
“我们抢抓‘两重’‘两新’等国家一揽子政策机遇,聚焦旅游产业要素,通过积极争资争项和招商落地,不断的改进旅游基础设施。一批景区提
质项目正全力推进,一批酒店顺利的改造升级,一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项目正有序推进。”
同一起跑线 张发祯 摄
这是“马上招”的“马”——三都立足优势,依托民族特色文化“老品牌”助力招商引资“新文章”。
立足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持续加大宣推力度,巩固和提升“贵州村马”热度和知名度。为此,成立了招商特战队,主动敲门拜访。
弯道疾驰 张俊峰 摄
300余家文旅企业踩线考察、20余家企业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谋划了19个文旅项目,计划总投资4.01亿元,拟招商引资项目3个、总投资8400万元……
“我们将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把赛马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进行融合式创新,用游客喜欢的形式呈现特色民族文化,用市场接受的方式传承、利用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瑰宝之花在融合发展中绚丽绽放。”杨凯表示,将用最真诚的服务、最快捷的审批、最公平的环境让企业在三都能够放心大胆的发展,“我们一定能用真心换来企业发展的安心”。